江西日報: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5-09-15 點擊:次
在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浪潮中,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是生產力躍升的“雙輪引擎”,推動兩者深度融合既是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內在要求,也是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迫切需要。省委十五屆八次全會明確提出,“讓科技創新真正服務企業、引領產業”,其深意亦在于此。將創新勢能加快轉化為產業動能,是江西以“五鏈融合”賦能科技創新效能全面提升的重要體現。
以產業鏈為牽引
系統部署創新鏈
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其核心是依據產業鏈各環節需求及現代化升級需要,科學配置創新要素,推進科技創新攻關,提升產業鏈自主可控能力與核心競爭力。實踐中,通過重點聚焦精準識別需求、系統配置資源、閉環推動轉化三個維度,我省形成了特色發展路徑。一方面,實施“靶向招商+精準培育”策略,立足傳統優勢產業,通過引入龍頭企業夯實產業集群基礎,前瞻性布局高端制造領域,以戰略項目為牽引,推動產業從代工制造向核心技術自主掌控跨越。另一方面,依托國家級高新區、經開區等載體,強化產學研協同創新,借力頂尖科研力量提供源頭技術支撐,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確保創新成果高效轉化為產業競爭力。
深化實踐成效,我省還應當從兩個方面持續發力:一是完善需求研判對接機制,統籌建設產業鏈需求“動態數據庫”,建立反映中小企業需求的“發聲通道”,引入第三方評估,確保創新契合產業需求;二是優化資源配置,分領域設立創新專項基金,推動園區差異化布局,實施“訂單式”人才引育,為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提供保障。
以創新鏈為核心
精準布局產業鏈
?
以科技創新為源頭驅動力,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使創新鏈關鍵環節與產業鏈核心賽道深度關聯,形成“創新突破—產業落地—生態反哺”的閉環。一是以基礎研究突破錨定產業鏈核心賽道。針對航空、電子信息等優勢產業,通過“2030先鋒工程”等省級科技重大專項,進行“鏈式創新”設計。圍繞產業鏈條一體化部署重大專項,瞄準產業“卡脖子”環節,實現“科研即產業”的精準突破。二是聚焦關鍵技術攻關,全力打通產業鏈斷點堵點。大力推進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合作,深化與重點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業的產學研融合發展,積極推進企業自主創新項目轉化,推動關鍵共性技術攻關。三是以成果轉化體系貫通創新鏈與產業鏈終端。構建“1+M+N”轉化體系,促進技術成果轉化為市場應用,精準匹配技術與場景,破解企業難題。同步推進概念驗證中心與中試基地建設,暢通科技成果轉化渠道,助力技術資本高水平對接。
大力培育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新質生產力,我省應當進一步深化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融合力度,在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級的同時,加快開辟戰略性新興產業賽道、布局未來產業領域,以“兩條腿走路”的策略培育新動能、壯大新優勢。
以創新鏈為導向
健全完善資金鏈
圍繞創新鏈完善資金鏈,通過構建“政府引導、金融賦能、社會參與”的多元資金保障體系,實現資金供給與創新鏈各環節需求的精準匹配,為科技創新與產業融合注入持續動能。一是以財政資金為引導,夯實創新鏈基礎投入。聚焦創新鏈前端基礎研究與原始創新,加大省級財政科技經費定向投入并建立長效機制。同時,優化資金分配,為應用基礎研究提供配套支持,推動創新鏈從基礎向應用順暢銜接。二是以金融創新為支撐,打通創新鏈中后端資金通道。針對科技企業中試、成果轉化等方面的資金需求,推動金融機構開發“科技信貸+保險+擔保”組合等特色產品,提供差異化融資服務。同時,設立政府投資基金,以股權投資支持創新型企業,重點投向產業鏈關鍵環節,引導金融資本向創新鏈核心領域聚集。三是以市場機制為紐帶,撬動社會資本參與創新全鏈條。依托科創成果轉化交易會等平臺,設立資本對接專場,促進社會資本與創新鏈對接,支持科技企業借資本市場融資,擴大研發投入,形成資金鏈緊跟創新鏈迭代的良性循環。
要通過要素協同提升資金鏈支撐效能。一方面,加快培育具備成果挖掘、培育、孵化、評價、推廣、交易能力,并能提供金融、法律、知識產權等相關服務的技術經理人,搭建科技成果與資本對接的“人才橋梁”。另一方面,系統梳理各地產業定位與企業需求圖譜,積極引育“耐心資本”,為科技成果全生命周期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務,推動資金鏈與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
以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協同為依托
科學布局人才鏈
圍繞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的協同發展需求,構建“靶向引才、精準育才、生態留才”的系統性人才資源規劃與配置體系,通過分層分類施策,滿足各鏈條不同環節對人才的多樣化需求。錨定產業鏈關鍵環節,定向配置產業急需人才。針對重點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實施“產業鏈人才專項計劃”,建立“產業需求—人才供給—政策保障”的清單對接機制。鼓勵“鏈主”企業按需自主培養高技能人才,形成適配產業鏈的人才梯隊。緊扣創新鏈全流程,分層布局創新型人才。按照創新鏈全流程需求,建立“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轉移”人才隊伍。基礎研究環節注重引育高端人才;技術攻關環節組建“產學研用”團隊,以“揭榜掛帥”等方式破解科技難題。聯動資金鏈保障機制,優化人才資源配置效能。設立人才發展專項資金,給予高端人才安家補貼與科研津貼,引導資金向產業鏈核心、創新鏈關鍵領域傾斜。
釋放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協同下的人才效能,要推動科創人才主動對接區域發展需求,聯合企業、科研機構凝練產業關鍵科技問題、聯合開展科研攻關、協同培養科技人才,強化人才間信息共享與創新服務協作。同時,優化科研人員考核評價機制,鼓勵科研人員通過科技成果轉化獲得合理收入,對技術骨干開展股權激勵、分紅激勵等中長期激勵。
以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融合為目標
優化升級政策鏈
?
聚焦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以系統性思維構建政策體系,通過頂層設計、機制創新與精準施策打通鏈條堵點,形成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協同發展的政策合力。構建融合頂層設計體系,錨定政策協同方向。創新鏈長制政策工具,打通產業鏈與創新鏈梗阻。完善資金鏈政策保障,強化融合的資本支撐。優化人才鏈適配政策,推動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動態匹配。建立融合評價與反饋機制,動態優化政策效能。
緊扣“十五五”規劃編制契機,堅持以需定建原則,進一步加大政策與制度供給力度,優化資源配置效率,發揮技術創新與制度創新的疊加效應,促進政策全鏈條精準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