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關鍵” 點石成金!廣西出臺關鍵金屬產業創新發展“十五五”規劃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5-11-14 點擊:次
廣西是著名的“有色金屬之鄉”,礦產資源豐富,錫、銻、銦、鎵、鍺、鎳、鈷、鋰以及稀土等多種關鍵金屬保有資源量位居全國前列。如何發揮比較優勢,創新發展關鍵金屬產業?廣西再出新招。
近日,自治區政府出臺《廣西關鍵金屬產業創新發展“十五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廣西關鍵金屬產業要堅持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走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規模化、園區化的產業發展道路,在謀篇布局上突出特色發展、集群發展、耦合發展、綠色發展、創新發展,力爭到2030年,關鍵金屬深加工材料、元器件等產業產值達到800億元以上,全區關鍵金屬全產業鏈產值達到1500億元以上,建成北部灣(廣西)國家級關鍵金屬產業集聚區,創建國家級關鍵金屬先進制造業集群。
“九鏈三集群”,小金屬做成大產業
“小金屬”如何做成“大產業”?這是廣西有色金屬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面臨的重大課題。
11月4日,在位于南寧市東部新城伶俐片區的廣西弗迪電池有限公司廠區,工人們正加緊裝運鋰電池產品及儲能設備運往全國各地。記者 周軍 攝
《規劃》立足廣西實際,給出了答案:重點打造“九鏈三集群”的關鍵金屬產業體系。即延伸拓展錫、銻、銦產業鏈,培育發展鎵、鍺產業鏈,發展壯大稀土產業鏈,做強做優鎳、鈷、鋰產業鏈。依托海外鎳鈷鋰資源進口和深加工優勢,做強新能源材料產業集群。建設全國最大的鎵先進材料制造基地,大力發展半導體材料,做優新一代信息技術材料產業集群。立足廣西稀土資源和產業基礎,做大機器人及重大裝備材料產業集群。加快布局下游元器件和零部件產業,促進關鍵金屬與鋼、鋁、銅等大宗金屬耦合發展,推動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升級,加快打造具有較大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關鍵金屬產業創新發展高地。
采訪中,幾位資深專家都用同一句行話給“九鏈三集群”發展路線圖做了通俗解讀。“料要成材,材要成器,器要好用”,這就是小金屬發展成大產業的秘訣。比如賣鋁材,普通鋁錠如果加工成厚度6微米的動力電池正極集流體鋁箔,就能讓電池能量密度提升,身價暴漲。再比如,鋁材添加稀土后,變得更輕、強度更高,應用到機器人關節、手機零部件、C919大飛機中,附加值遠超基礎鋁材。銦原材料價格不算高昂,但把它加工成ITO靶材后身價倍增。全球90%的液晶面板都依賴這種銦基材料,附加值翻了好幾番。
11月4日,在位于南寧市東部新城伶俐片區的廣西弗迪電池有限公司廠區,工人們正加緊裝運鋰電池產品及儲能設備運往全國各地。記者 周軍 攝
“為了科學環保高效地從有色金屬產業中淘寶,廣西將緊扣企業、項目、產業、生態四大關鍵抓手,引育一批龍頭企業,推進一批關鍵補鏈、延鏈、強鏈項目,做優做強一批高端產業鏈條,構建一個良好的產業生態。”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冶金處負責人介紹,推動關鍵金屬產業鏈從原材料向高純材料、高性能材料、高附加值材料及終端應用延伸是下一步的工作重點。
實施系列工程,力促有色金屬“大省區”變“強省區”
如果說打造“九鏈三集群”的關鍵金屬產業體系是描繪了產業創新發展的宏偉藍圖,那么出臺系列優厚政策措施為企業提供全鏈條精準支持則是給出了具體實操的施工圖。
廣西要實現由“有色金屬大省區”向“有色金屬強省區”的轉變,需要持續實施創新驅動高端化升級工程,同步推進數字賦能智能化改造、減污降碳綠色轉型、主體引培規模化提升、礦產資源固基等系列行動。
企業出題,科技答題,實施創新驅動高端化升級工程。自治區科技廳前沿技術與產業科技處負責人介紹,廣西將啟動打造“1+3+N”創新平臺體系,“1”是指組建廣西關鍵金屬研究院,“3”是指建設廣西關鍵金屬實驗室、廣西稀土材料技術創新中心、廣西有色金屬新材料檢測中心3家高能級創新平臺,“N”是指引進“國字號”“央字號”企業院所在桂建設區域研發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研發機構。設立關鍵金屬科技重大專項,開展“雙向揭榜掛帥”。誠邀有意愿、有實力的企業積極參與創新平臺建設和技術攻關,共同助推產業創新發展。
“產學研融合,有助于解決關鍵金屬產業精深加工的痛點難點堵點。”南丹縣南方有色金屬有限責任公司技術負責人告訴記者。
就在7個月前,自治區科技廳向全國發布第一批行業大模型研發揭榜制項目需求這一“英雄帖”,其中就包含有色金屬行業大模型研發與應用示范的揭榜掛帥項目。南方有色公司投入2000萬元,分別開展有色金屬行業大模型研發、行業開放智能體平臺與智能體建設等研究與應用示范。通過揭榜制,企業集聚了一批高端創新資源和領軍人才,有序開展研發。
地下悶熱潮濕的礦道里,機器人輕松地精準采礦,把礦工從艱苦危險的環境和高強度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這一美好愿景很快將變為現實。廣西高峰礦業去年與中南大學團隊合作,探索智能化無人采礦技術,把采礦工業由勞動密集型升級為技術密集型。
這是廣西實施數字賦能智能化改造工程的生動縮影。有關部門聯合支持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打造50個“人工智能+關鍵金屬”應用場景,構建覆蓋關鍵金屬全鏈條的產業互聯網平臺,服務企業智能化發展。
尾礦治理曾是困擾政企學界的棘手難題——尾礦堆存的生態風險、重金屬滲漏的治理壓力、高成本低收益的現實困境,一度讓有色金屬產業在環保與發展間步履維艱。為此,實施減污降碳綠色化轉型工程勢在必行。《規劃》明確,積極推廣清潔生產技術,加強涉重金屬污染防治,全域推進綠色礦山、綠色工廠建設,打造一批綠色標桿企業,布局再生關鍵金屬回收利用產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同時,實施主體引培規模化提升工程。制定個性化招商政策,著力引進一批精深加工龍頭企業及配套企業,組建廣西關鍵金屬產業發展集團,支持培育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在“工業貸”下設立“關鍵金屬貸”特色金融惠企產品。
“自治區發改委正在牽頭制定《支持關鍵金屬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以及《支持建設南丹關鍵金屬高質量發展綜合試驗區若干政策措施》。”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產業發展處負責人介紹,全區將從科技創新、主體培育、開放合作、綠色化發展、要素保障等方面出臺一攬子支持的政策措施,推動《規劃》重點任務落地落實。
優化+調整,構建“一區兩帶多組團”布局
“在現有產業基礎上下大力氣調整和優化布局,打造國內國際雙向聯動產業發展格局,構建‘一區兩帶多組團’的關鍵金屬產業空間布局,是《規劃》的一大亮點。”自治區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處負責人表示,這一舉措有利于產業向優勢地區和重點園區集聚,提升產業規模化、園區化發展水平。
據介紹,打造國內國際雙向聯動產業發展格局,主要依托平陸運河便捷出海通道和北部灣臨港優勢,深化與粵港澳大灣區、東盟的產業鏈分工協作,加強上下游協同、江河海聯動,培育打造關鍵金屬材料產業集聚區。
“一區”即南丹關鍵金屬高質量發展綜合試驗區。把南丹打造成為全區乃至全國關鍵金屬高質量發展綜合試驗區,以此為突破口,引領帶動全區有色金屬產業特別是關鍵金屬產業實現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規模化、園區化發展,打造國家級關鍵金屬先進制造業集群。
“兩帶”即平陸運河產業帶、北部灣臨港產業帶。充分發揮平陸運河經濟帶的輻射帶動作用,在南寧、欽州前瞻布局關鍵金屬高端化材料及器件產業,打造特色鮮明、集約集聚的平陸運河沿線精深加工基地和特色產業園區。依托北部灣港口和海運便利條件,面向東盟和海外市場,實現“海外資源—廣西加工—全球市場”高效流轉。
“多組團”即桂北組團、桂東組團、桂西組團。桂北組團以柳州、桂林、來賓為核心,因地制宜布局發展新能源材料、機器人及重大裝備材料產業。桂東組團以梧州、賀州為核心,梧州重點發展再生關鍵金屬循環利用產業以及稀土新材料產業,賀州重點發展稀土新材料及應用產業。桂西組團以百色、崇左為核心,百色重點發展銻基新材料、稀土鋁等合金材料和鎵資源提取回收,崇左重點發展稀土分離、稀土新材料及應用產業。
來源:廣西云-廣西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