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19條標志性產業鏈,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實現全覆蓋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5-11-13 點擊:次
機器人、現代食品、輕工紡織、現代冶金四大產業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出臺
三年突破200項以上基礎前沿和關鍵核心技術
山東19條標志性產業鏈,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實現全覆蓋
“本次4個行動計劃印發實施后,實現了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對我省19條標志性產業鏈的全覆蓋。”在省政府新聞辦11月12日舉行的政策例行吹風會上,省科技廳廳長孫海生介紹,近日,省科技廳聯合有關部門印發機器人、現代食品、輕工紡織、現代冶金4個產業三年科技創新行動計劃,聚焦產業發展的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明確了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重大標志產品和示范應用的主攻方向。
“力爭到2028年,突破200項以上基礎前沿和關鍵核心技術,取得80項以上原創性重大成果,打造20個以上優勢產業集群,加快推動產業能級實現大幅躍升。”孫海生說。
在機器人產業領域,圍繞機器人核心零部件、軟件系統、整機制造等關鍵環節,重點攻克智能傳感、人機交互、具身智能等前沿技術,研制先進伺服電機、操作系統軟件、特種機器人等創新產品。加大場景應用拓展力度,推動機器人在汽車、家電、交通、醫療、文旅、救援、采礦等多領域多環境中的深度應用,打造100個具有代表性的標桿應用場景,加快推動我省建設成為全國機器人科技創新策源地和未來產業先行地。
在現代食品產業領域,堅持安全、營養、綠色、智能發展方向,圍繞食品原料、功能組分、營養健康食品、生產加工裝備等全鏈條開展系統攻關。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構建全鏈追溯和質量控制、綠色包裝和清潔生產、加工副產物循環利用的技術體系,筑牢食品安全防護網。在提升食品營養水平方面,攻克快速冷卻、配方個性化配置、營養穩態化遞送等技術難題,創制功能性油脂、特醫食品等100種以上創新產品,大幅提升現代食品附加值。
在輕工紡織產業領域,圍繞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發展需求,提升綠色低碳生產工藝,強化前沿技術研究和高端產品開發。比如,在紡織領域,加快研發具備長效阻燃、無氟疏水等多功能的先進纖維制品,開發人造血管、醫用敷料等高端醫用紡織品,研制無源降溫、智能檢測、仿生與生物合成等新型紡織品。在造紙領域,針對航空航天、電子電器等特殊需要,研制耐極端溫度紙、高壓電解電容紙、紙基柔性電子器件等新產品,大幅拓寬紙基材料應用場景。
在現代冶金產業領域,面向行業轉型需求,加快高端原材料制備、精密加工工藝、核心裝備與零部件的研發與應用,重點研制超高強度鋼、海洋用鋁合金、極薄鋰電銅箔、光伏用銀漿料等高端產品,大幅提升“拳頭產品”核心競爭力。面向深海深空、新興能源、生命科學等重大戰略需求,重點開發稀土功能材料、特種鎂、鈦合金等前沿材料,加快實現產業化,搶占未來產業發展先機,推動我省建設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現代冶金產業創新高地。
“每年實施一批省級科技創新項目,精準開展重大科技攻關。”省科技廳副廳長梁愷龍介紹,未來三年,省科技廳高水平建設機器人、現代食品、輕工紡織、現代冶金領域國家級和省級創新平臺120家以上,推動新產品新技術加速迭代。加快成果轉化落地,依托山東科技大市場,完善機器人、現代食品、輕工紡織、現代冶金領域專員服務項目機制,構建“需求挖掘+成果梳理+技術交易+要素賦能”服務體系。
“我們將聚焦4個產業發展需求,動態優化調整學科專業設置,持續提升學科專業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匹配度。依托各類人才工程,建立國家級人才潛力人選培育庫,切實加大高層次人才引育力度。”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李文生說,同時,將以4個產業發展需求為牽引,引導高校充分發揮高能級平臺支撐作用,建強跨學科攻關團隊,創新研究范式和組織模式,合力攻堅突破一批重大前沿科學問題和“卡脖子”關鍵技術難題。
機器人產業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增長極,現代食品、輕工紡織、現代冶金作為我省工業體系的支柱力量,其創新能級直接關系到全省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二級巡視員李英峰介紹,將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集群化”,推動機器人產業壯大,以及現代食品、輕工紡織、現代冶金等三大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引導和支持企業提升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記者 王亞楠)
來源:大眾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