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申報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5-10-16 點擊:次
10月10日,農業農村部部長韓俊主持召開部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創建工作方案(送審稿)》《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創建工作方案(送審稿)》。
會議指出,開展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創建,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舉措。2021年啟動以來,示范縣和示范區創建取得積極進展,有效提升了區域農業農村現代化水平,有力促進了鄉村全面振興和農業強國建設。要以更高要求、更嚴標準創建認定一批示范縣、示范區,推動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走深走實,示范引領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
會議強調,要嚴格創建項目管理,完善示范創建管理規程,嚴格項目評審程序,優化監測評價體系。指導各地圍繞糧食產能提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鄉村產業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和深化農村改革等重點任務,先行先試探索一批務實管用的模式路徑,打造一批可學可鑒的實踐樣板。要及時總結各地創建成效和經驗做法,加強政策宣傳推廣,引導各地照著典型學、跟著先進干,確保示范創建取得實效。
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
1、加強設施裝備建設,示范引領農業設施化
2、推進產業聚集發展,示范引領農業園區化
3、著力打造產業鏈 ,示范引領農業融合化
4、發展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引領農業綠色化
5、加快發展智慧農業,示范引領農業數字化
一、生產基礎較好。農業生產結構優化,主導產業優勢明顯,基本形成糧經飼統籌、種養加一體、農牧漁結合的生產結構。
二、裝備水平較高。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比例較高,農田水利、田間道路、農業用電等基礎設施較為完善,農業科技創新和推廣應用機制初步建立,農業機械化水平較高,數字化技術應用普遍。
三、產業鏈基本健全。已建成一批規模化標準化農產品生產基地,農產品加工能力較強,物流設施初具規模,產業鏈條較為完整,產業集中度、融合水平較高。
四、經營體系較為完備。社會化服務體系比較健全,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發展質量較高,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水平較高,小農戶與現代農業銜接較好。
五、農業環境較為友好。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于農業現代化建設全過程,農業生產清潔,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水平較高,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技術廣泛應用,基本實現綠色化轉型、生態化發展。
六、政策支持保障有力。地方政府積極性高,支持力度大,在用地保障、金融服務、科技創新應用、人才支撐、縣域城鄉融合等方面制定了創新性強、實用管用的政策措施。在認定程序上,我們將按照 “先創后認、嚴格評審、動態管理”的要求,分三步走開展創建認定。
1、在東北平原、黃淮海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等糧食主產區,創建一批以糧食產業為重點的示范區。
2、在南方丘陵山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地區,創建一批以優勢特色產業為重點的示范區。
3、在大中城市郊區和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創建一批以都市農業和智慧農業為重點的示范區。
4、在西北及長城沿線去、青藏高原等原生態脆弱地區,創建一批以高效旱作農業為重點的示范區 。
5、在脫貧地區,創建一批以“小而精”特色產業為重點的示范區。
1、基礎條件較好的縣(市、區、旗):已創建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等的地區
2、逐步拓寬范圍:選擇農業現代化發展潛力足、空間大,地方政府積極性高、支持保障有力的縣(市)開展創建。
1、遴選環節:由縣級政府申請、省級部門遴選、省級政府同意、中央部門批準創建,遴選出創建名單。
2、認定環節: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對申報創建單位每2年組織一次評審認定,通過后授予“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創建單位”稱號。
3、驗收環節:通過創建,創建單位基本達到農業現代化標準的,在驗收通過后授予“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稱號。
4、創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