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又大又长又粗又硬免费-中文字幕美丽人妻被公操-日本一二三在线不卡视频-中文字幕不卡高清dvd

Network

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中心 > 產業規劃 >

合肥高新區:目標千億!發力新能源汽車產業“下半場”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5-10-14 點擊:

2025年上半年,安徽省汽車、新能源汽車產量雙雙躍居全國第一,實現歷史性突破。作為全省科技創新的前沿陣地,合肥高新區在新能源汽車產業方面同樣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很多人并不知道,一向以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空天信息等未來產業聞名全國的合肥高新區,其實也集聚了包括合肥長安汽車、大陸馬牌輪胎等龍頭企業在內的170多家汽車相關企業。隨著今年新一輪產業政策的出臺,合肥高新區將加快塘崗片區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項目批量落戶,全力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區,力爭到2027年,產業規模突破千億元。

 

 

01

合肥長安:從大別山到高新區

 

合肥高新區的汽車產業,或許可以回溯到六十年前。1965年,安徽省淮海機械廠(即國營九三五六廠)在六安市霍山縣成立,并于1979年自主研發了中國第一代“飛虎牌”微型汽車。1987年,工廠整體搬遷到合肥市西郊,成為合肥長安汽車有限公司的前身。

 

長安汽車生產線

如今,合肥長安已經是長安汽車在重慶之外最大的乘用車生產基地,設計產能為40萬輛/年。2025年1-8月,合肥長安整車產量22.3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8萬輛,產值160.7億元,同比增長44.2%。預計2025年整車產量34萬輛,產值超260億元,同比增長20%以上。

02

 

與合肥長安同樣位于塘崗片區的,還有汽車零部件龍頭企業大陸馬牌輪胎。自2011年投產以來,德國大陸集團已經在高新區實施了四期項目,累計投資超10億歐元。“我們的很多合作伙伴如比亞迪、長安、大眾等,在合肥都設有規模很大的生產基地,這使得我們能夠更好地響應客戶需求,打開合作空間。” 大陸馬牌輪胎(中國)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大陸馬牌輪胎(中國)有限公司合肥工廠生產線

同樣來自德國的安徽愛德夏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專注于車門鉸鏈等零部件的制造。總部位于德國雷姆沙伊德的海斯坦普愛德夏,自成立以來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車門鉸鏈系統供應商。安徽愛德夏是海斯坦普愛德夏集團進入中國后建設的第二家工廠,經過在合肥高新區的20多年發展,安徽愛德夏已成長為海斯坦普愛德夏集團在亞太區規模比較大、業績最穩定的工廠,為奔馳、寶馬、大眾、蔚來、比亞迪、小米等幾乎所有知名品牌提供產品和服務。“因為業務發展迅速,我們在合肥高新區正在推進新建項目,達產后預計年產值約19.6億元。”安徽愛德夏財務部經理夏天龍說。

如今,合肥高新區聚集了眾多零部件龍頭和腰部企業,涉及座艙、電控、輪胎、內飾等領域。而在“汽車后市場”,合肥高新區也匯聚了維天運通等知名企業。

03

 

如果說電動化進程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上半場”,那智能化轉型則是產業的“下半場”。未來的汽車產業,將是聯結人工智能、大模型、半導體、算力、材料等的“超級融合體”。而獨特的科創稟賦,正是成為合肥高新區引領產業邁入智能網聯汽車新時代的底氣。

2025年3月,安徽省未來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創新中心(省汽車創新中心)正式落戶位于合肥高新區的中安創谷科技園。“我們要成為安徽省汽車創新技術發現、轉化、工程化和產業化的有組織協同創新樞紐,推動前沿技術、創新產品、核心企業和新興賽道不斷涌現”,省汽車創新中心主任任林杰表示。

 

中安創谷

以安徽省未來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創新中心落戶為契機,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競爭力,未來,合肥高新區將發揮合肥創新院、中國科大、安徽省開放型汽車生態實驗室等眾多創新載體的作用,推動新能源汽車與軟件、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產業深度融合,實現全產業鏈協同創新。

04

 

再出發,邁向千億目標如今,合肥高新區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完成整車、零部件、后市場“三位一體”布局,初步構建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和創新生態。2025年上半年,合肥高新區汽車產業實現產值229億元,到2027年,合肥高新區將力爭集聚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企業超300家,產業規模突破千億,逐步建成集研發創新、智能制造、應用示范于一體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圈。

?

科大訊飛

在安徽加快建設世界級新能源汽車集群、合肥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車之都”的征程中,合肥高新區正憑借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的雙輪驅動,駛向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無限未來。

 

 

 

主頁 > 新聞中心 > 產業規劃 >

合肥高新區:目標千億!發力新能源汽車產業“下半場”

2025-10-14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點擊:

2025年上半年,安徽省汽車、新能源汽車產量雙雙躍居全國第一,實現歷史性突破。作為全省科技創新的前沿陣地,合肥高新區在新能源汽車產業方面同樣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很多人并不知道,一向以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空天信息等未來產業聞名全國的合肥高新區,其實也集聚了包括合肥長安汽車、大陸馬牌輪胎等龍頭企業在內的170多家汽車相關企業。隨著今年新一輪產業政策的出臺,合肥高新區將加快塘崗片區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項目批量落戶,全力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區,力爭到2027年,產業規模突破千億元。

 

 

01

合肥長安:從大別山到高新區

 

合肥高新區的汽車產業,或許可以回溯到六十年前。1965年,安徽省淮海機械廠(即國營九三五六廠)在六安市霍山縣成立,并于1979年自主研發了中國第一代“飛虎牌”微型汽車。1987年,工廠整體搬遷到合肥市西郊,成為合肥長安汽車有限公司的前身。

 

長安汽車生產線

如今,合肥長安已經是長安汽車在重慶之外最大的乘用車生產基地,設計產能為40萬輛/年。2025年1-8月,合肥長安整車產量22.3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8萬輛,產值160.7億元,同比增長44.2%。預計2025年整車產量34萬輛,產值超260億元,同比增長20%以上。

02

 

與合肥長安同樣位于塘崗片區的,還有汽車零部件龍頭企業大陸馬牌輪胎。自2011年投產以來,德國大陸集團已經在高新區實施了四期項目,累計投資超10億歐元。“我們的很多合作伙伴如比亞迪、長安、大眾等,在合肥都設有規模很大的生產基地,這使得我們能夠更好地響應客戶需求,打開合作空間。” 大陸馬牌輪胎(中國)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大陸馬牌輪胎(中國)有限公司合肥工廠生產線

同樣來自德國的安徽愛德夏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專注于車門鉸鏈等零部件的制造。總部位于德國雷姆沙伊德的海斯坦普愛德夏,自成立以來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車門鉸鏈系統供應商。安徽愛德夏是海斯坦普愛德夏集團進入中國后建設的第二家工廠,經過在合肥高新區的20多年發展,安徽愛德夏已成長為海斯坦普愛德夏集團在亞太區規模比較大、業績最穩定的工廠,為奔馳、寶馬、大眾、蔚來、比亞迪、小米等幾乎所有知名品牌提供產品和服務。“因為業務發展迅速,我們在合肥高新區正在推進新建項目,達產后預計年產值約19.6億元。”安徽愛德夏財務部經理夏天龍說。

如今,合肥高新區聚集了眾多零部件龍頭和腰部企業,涉及座艙、電控、輪胎、內飾等領域。而在“汽車后市場”,合肥高新區也匯聚了維天運通等知名企業。

03

 

如果說電動化進程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上半場”,那智能化轉型則是產業的“下半場”。未來的汽車產業,將是聯結人工智能、大模型、半導體、算力、材料等的“超級融合體”。而獨特的科創稟賦,正是成為合肥高新區引領產業邁入智能網聯汽車新時代的底氣。

2025年3月,安徽省未來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創新中心(省汽車創新中心)正式落戶位于合肥高新區的中安創谷科技園。“我們要成為安徽省汽車創新技術發現、轉化、工程化和產業化的有組織協同創新樞紐,推動前沿技術、創新產品、核心企業和新興賽道不斷涌現”,省汽車創新中心主任任林杰表示。

 

中安創谷

以安徽省未來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創新中心落戶為契機,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競爭力,未來,合肥高新區將發揮合肥創新院、中國科大、安徽省開放型汽車生態實驗室等眾多創新載體的作用,推動新能源汽車與軟件、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產業深度融合,實現全產業鏈協同創新。

04

 

再出發,邁向千億目標如今,合肥高新區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完成整車、零部件、后市場“三位一體”布局,初步構建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和創新生態。2025年上半年,合肥高新區汽車產業實現產值229億元,到2027年,合肥高新區將力爭集聚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企業超300家,產業規模突破千億,逐步建成集研發創新、智能制造、應用示范于一體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圈。

?

科大訊飛

在安徽加快建設世界級新能源汽車集群、合肥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車之都”的征程中,合肥高新區正憑借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的雙輪驅動,駛向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無限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