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又大又长又粗又硬免费-中文字幕美丽人妻被公操-日本一二三在线不卡视频-中文字幕不卡高清dvd

Network

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中心 > 產業規劃 >

政策速遞 | 深圳出臺“十六條”推動數字創意產業發展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5-08-27 點擊:

《深圳市推動數字創意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

 

政策速遞 | 深圳出臺“十六條”推動數字創意產業發展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落實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以文化科技“雙輪驅動”推動數字創意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全球數字創意產業創新之都,根據《深圳市人民政府關于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意見》等文件精神,制定本措施。

?

 

一、重點支持機構和領域

 

本措施適用于已登記注冊,具備獨立法人資格,從事數字創意產業及相關創作、生產、流通、傳播和消費等服務的企業以及其他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等機構。

  本措施立足于深圳科技創新優勢和開放多元的人文優勢,圍繞數字創意技術和設備、數字創意內容、數字文化創意活動及數字創意融合服務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大力發展游戲、影視動漫、微短劇、演出、科幻等重點產業,培育發展數字創意新業態,對符合條件的項目予以資金支持。

 

二、加強數字創意核心技術研發

 

(一)推動AI與數字創意融合創新。鼓勵開展AI影視動漫工具平臺、AI設計和制作軟件、國產游戲引擎等前沿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支持研發數字創意細分行業垂直模型,對企業發放普惠“訓力券”和“語料券”。支持建設國產人工智能生態源頭創新中心,基于國產人工智能根技術和工具鏈,為符合條件的數字創意企業提供模型應用遷移和適配服務,推動相關企業基于昇騰等國產芯片開展業務。支持企業和社會機構利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地方文化元素等搭建數字創意產業大模型服務平臺及語料數據庫。(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配合單位:市科技創新局、市政務和數據局、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

 

(二)支持數字創意技術研發應用。支持建設數字創意實驗室、企業創新中心,支持企業開展虛擬拍攝、擴展現實(XR)、光影聲音特效、智能動作捕捉等數字創意技術研發,提升可穿戴智能文化設備、虛擬現實技術設備、數字影棚硬件、沉浸式投影系統、國產游戲設備等數字文化裝備技術水平,以及面向政務、民生、文旅等場景的應用服務能力,鼓勵使用國產技術。對技術行業領先、具有示范帶動效應的文化領域數字技術創新應用項目,按照不超過投入的20%給予最高500萬元資助。對主要采用基于開源鴻蒙系統設備開發的項目,資助比例上浮10%。發揮國家超高清視頻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的優勢,支持開發采編錄播一體機、4K/8K顯示等超高清視頻顯示創新產品,對技術行業領先、具有示范帶動效應的文化領域超高清視頻顯示創新產品,按照相關政策予以資助。(牽頭單位: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配合單位:市科技創新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政務和數據局)

 

三、大力發展數字創意重點產業


(三)提升游戲創新水平。持續提升游戲自主創新水平和品牌影響力,支持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素與場景為主導的3A(高投入、高質量、高文化內涵)游戲、精品游戲、功能游戲、電子競技游戲等產品的開發、運營,對達到一定規模、社會效益和傳播效果較好的游戲產品,按照不超過投入的30%給予最高1000萬元資助;對開發并上線的鴻蒙原生應用游戲,給予最高50萬元資助。對舉辦國際國內知名游戲賽事和活動,按照不超過投入的30%給予最高500萬元資助。〔牽頭單位: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配合單位:市委宣傳部、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區政府(含大鵬新區管委會、深汕特別合作區管委會,下同)〕

 

(四)打造影視動漫精品。支持主旋律、正能量、重大題材、特色題材等影視精品創作生產,對優秀的影視劇本、影視動漫作品、小成本電影、超高清視頻、VR/AR視頻、全息視頻等內容產品,綜合社會價值與商業價值,結合專業與大眾、行業與市場評價,分檔次給予最高2000萬元資助。支持影視劇組在深攝制,對在深攝制費用超過100萬元,展示城市形象、促進旅游推廣的優秀影視項目,且作品在電影院線、主要電視頻道、網絡平臺播映并取得良好反響的,按照不超過實際支出的30%給予最高500萬元資助。支持新建數字影棚,按照不超過投入的10%給予最高1000萬元資助。(牽頭單位:市委宣傳部,配合單位: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市文聯)

 

(五)推進微短劇精品化。推動微短劇成為壯大主流價值、主流輿論、主流文化的新渠道和反映城市形象、深化國際傳播、促進行業融合的新載體,鼓勵微短劇出海,拓展國際市場,綜合主流與市場、專業與大眾評價和投入規模,對微短劇作品按照不超過投入的30%給予最高300萬元資助。支持微短劇產業集聚發展,構建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完善版權交易與經紀代理服務,提升多語種譯制能力,加快新技術融合應用等,對相關項目按照不超過投入的30%給予最高200萬元資助。(牽頭單位: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配合單位:各區政府)

 

(六)促進演出市場繁榮發展。優化審批流程,提升演出服務效能,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放寬大型營業性演出可售(發)票數量限制。支持運用大數據、區塊鏈等智能識別驗證技術搭建大灣區演出票務平臺,根據平臺規模和綜合評價,按照不超過投入的50%給予最高500萬元資助。支持打造一批演藝新空間和舞劇、音樂劇等舞臺藝術精品,對經認定且演出場次和觀演人數達到一定規模的演藝新空間和舞臺藝術精品制演,按照綜合評價和投入規模給予最高200萬元資助;支持舉辦大型營業性演出和高品質音樂會,培育發展新型演藝,按照演出規模、經濟效益和影響力給予每場最高60萬元資助,同一主辦單位每年獲得資助上限為200萬元。(牽頭單位: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配合單位:市委宣傳部、市公安局,各區政府)

 

(七)打造科幻產業創新高地。推動科創與科幻雙向賦能,支持打造高品質科幻電影、科幻動漫、科幻游戲、科幻劇目以及潮玩等特色產品,在本政策相關資助標準基礎上額外增加不超過50%金額。推動科幻產業集聚發展,支持建設科幻創作和出版基地、國際交流基地,對促進科幻研發創新、孵化加速、合作交流的平臺和活動,按照不超過投入的30%給予最高300萬元資助。(牽頭單位: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配合單位:市教育局、市科技創新局、市科協、市文聯、深圳出版集團,各區政府)


(八)促進業態融合創新。深入推進“數字創意+”行動,推動數字創意與文化傳承、文旅消費、醫療健康、智能制造、教育娛樂等領域融合,實現產業延鏈擴圈。大力發展沉浸式、互動式體驗經濟和面向未來的文化新消費業態。組織遴選創新性強、市場前景好的新型文化業態企業和融合示范項目,分檔次給予最高300萬元獎勵。(牽頭單位: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配合單位: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各區政府)

 

四、構建數字創意產業創新生態


 (九)實施首發經濟獎勵。積極推動數字創意產品和服務首發,支持文學、影視、動漫、戲劇、歌曲等文化精品首映、首演、首秀、首展,支持演唱會巡演首站、首演和大型賽事、展會的首賽、首展。對具有帶動力和影響力的文化精品項目,按照不超過投入的20%給予最高100萬元資助;對首發的重點演出、賽事和展會,在本政策相關資助標準基礎上額外增加不超過50%金額。對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數字創意產品和IP衍生品體驗店首店和旗艦店、創新概念店等,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牽頭單位: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配合單位:市商務局,各區政府)


(十)培育文化IP市場。支持IP創作與授權,根據授權領域數量和授權收入等給予最高100萬元資助。支持IP衍生品開發、文創產品開發以及IP衍生的劇目、展覽以及各種形式的IP聯動與轉換,積極培育IP運營主體。對具有良好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的項目,按照綜合評價和投入規模給予最高100萬元資助。推進文化數字資產價值評估和交易,支持建設數字內容版權保護服務平臺,鼓勵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為數字創意企業提供專業服務。(牽頭單位: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配合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各區政府)


(十一)加強人才引進培育。支持高校推進數字創意相關專業和交叉學科建設。支持企業與高校、社會機構等共同搭建人才培養基地。支持國家、省、市創新創業和行業大賽獲獎團隊落地創業發展。支持高校、社會機構和重大文化設施運營單位等引進高層次文化創意人才。探索資深作家、編劇、導演、游戲制作人、AI輔助創作專家、虛擬引擎與實時渲染工程師、VR/AR交互設計師等行業高層次緊缺人才認定標準,加大對數字創意產業人才在住房、創業等方面的保障力度。(牽頭單位: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配合單位:市人才工作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創新局、市人力資源保障局、市中小企業服務局,各區政府)

 

(十二)發揮平臺集聚作用。進一步提升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深圳)、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全國文化大數據交易中心)等國家級平臺的影響力,加大對數字創意企業培育、合作力度,每年給予專項資助。支持建設藝術品、游戲、影視、動漫、演藝、網絡文學等線上平臺,對行業影響力大的平臺,根據平臺規模按照不超過投入的20%給予每年最高200萬元資助。高水平打造數字創意產業集聚區和特色文化街區,通過城市更新、產業園區升級、引導企業集中租購低效和空置商辦用房等方式加快產業集聚,根據產業集聚度和綜合評定對數字創意產業集聚的園區、樓宇空間和特色文化街區給予最高500萬元獎勵。支持設立數字創意產業服務機構,對提供資源對接、技術服務、項目孵化、研究分析等專業性公共服務的機構,按照不超過投入的30%給予每年最高300萬元資助。(牽頭單位: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配合單位:各區政府)


(十三)推動文化對外貿易。大力推動網文、網劇、網游、電影、電視劇等出海,支持建設出海專業服務平臺和企業海外分支機構。鼓勵創建國家級、省級出口示范基地和示范企業,對經認定的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分別給予最高50萬元、最高30萬元的獎勵。對出口貢獻大、海外影響力強的游戲、影視、動漫、演藝劇目等作品產生的翻譯制作等費用,按照不超過投入的20%給予最高50萬元資助,每家企業每年資助金額不超過200萬元。對參加重要藝術品博覽會和國際重要展會、活動的企業和機構,按照投入給予最高30萬元資助。(牽頭單位: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配合單位:市商務局、市前海管理局,各區政府)


(十四)培育文化品牌矩陣。對中國國際新媒體短片節、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大會暨中國(深圳)國際電視劇節目交易會等經國家相關部委、省、市批準舉辦或列入相關產業規劃的品牌活動,給予專項資助。支持舉辦影視、動漫、IP、藝術品等具有影響力的展會、活動,對達到一定規模和影響力的項目按照不超過投入的30%給予最高200萬元資助。(牽頭單位:市委宣傳部,配合單位: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市商務局,各區政府)


(十五)引導金融資本投資。優化數字創意產業基金投資范圍和方向,探索“投補聯動”“投賽聯動”模式,對精品創作、技術研發、文化裝備、品牌活動等進行投資。培育文化領域耐心資本、大膽資本,支持社會資本設立游戲、影視、動漫、微短劇、網絡文學等細分領域產業基金,重點投資內容創作、IP孵化及出海項目。鼓勵數字創意企業通過國內外資本市場上市融資。(牽頭單位:市委金融辦、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配合單位:市財政局、市中小企業服務局,各區政府)


(十六)加大統籌協調力度。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數字創意產業集群聯動協調工作機制,鼓勵各區根據實際情況,結合本措施制定相應扶持政策,推進市區協同和各區錯位發展。(牽頭單位: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配合單位:各相關單位,各區政府)

 

  本措施由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市委宣傳部負責解釋和制定配套操作細則。本措施自2025年8月11日起實施,有效期3年,其他已出臺政策與本政策不一致的,按照“就高不就低、不重復”的原則執行。

 

 

主頁 > 新聞中心 > 產業規劃 >

政策速遞 | 深圳出臺“十六條”推動數字創意產業發展

2025-08-27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點擊:

《深圳市推動數字創意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

 

政策速遞 | 深圳出臺“十六條”推動數字創意產業發展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落實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以文化科技“雙輪驅動”推動數字創意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全球數字創意產業創新之都,根據《深圳市人民政府關于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意見》等文件精神,制定本措施。

?

 

一、重點支持機構和領域

 

本措施適用于已登記注冊,具備獨立法人資格,從事數字創意產業及相關創作、生產、流通、傳播和消費等服務的企業以及其他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等機構。

  本措施立足于深圳科技創新優勢和開放多元的人文優勢,圍繞數字創意技術和設備、數字創意內容、數字文化創意活動及數字創意融合服務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大力發展游戲、影視動漫、微短劇、演出、科幻等重點產業,培育發展數字創意新業態,對符合條件的項目予以資金支持。

 

二、加強數字創意核心技術研發

 

(一)推動AI與數字創意融合創新。鼓勵開展AI影視動漫工具平臺、AI設計和制作軟件、國產游戲引擎等前沿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支持研發數字創意細分行業垂直模型,對企業發放普惠“訓力券”和“語料券”。支持建設國產人工智能生態源頭創新中心,基于國產人工智能根技術和工具鏈,為符合條件的數字創意企業提供模型應用遷移和適配服務,推動相關企業基于昇騰等國產芯片開展業務。支持企業和社會機構利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地方文化元素等搭建數字創意產業大模型服務平臺及語料數據庫。(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配合單位:市科技創新局、市政務和數據局、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

 

(二)支持數字創意技術研發應用。支持建設數字創意實驗室、企業創新中心,支持企業開展虛擬拍攝、擴展現實(XR)、光影聲音特效、智能動作捕捉等數字創意技術研發,提升可穿戴智能文化設備、虛擬現實技術設備、數字影棚硬件、沉浸式投影系統、國產游戲設備等數字文化裝備技術水平,以及面向政務、民生、文旅等場景的應用服務能力,鼓勵使用國產技術。對技術行業領先、具有示范帶動效應的文化領域數字技術創新應用項目,按照不超過投入的20%給予最高500萬元資助。對主要采用基于開源鴻蒙系統設備開發的項目,資助比例上浮10%。發揮國家超高清視頻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的優勢,支持開發采編錄播一體機、4K/8K顯示等超高清視頻顯示創新產品,對技術行業領先、具有示范帶動效應的文化領域超高清視頻顯示創新產品,按照相關政策予以資助。(牽頭單位: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配合單位:市科技創新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政務和數據局)

 

三、大力發展數字創意重點產業


(三)提升游戲創新水平。持續提升游戲自主創新水平和品牌影響力,支持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素與場景為主導的3A(高投入、高質量、高文化內涵)游戲、精品游戲、功能游戲、電子競技游戲等產品的開發、運營,對達到一定規模、社會效益和傳播效果較好的游戲產品,按照不超過投入的30%給予最高1000萬元資助;對開發并上線的鴻蒙原生應用游戲,給予最高50萬元資助。對舉辦國際國內知名游戲賽事和活動,按照不超過投入的30%給予最高500萬元資助。〔牽頭單位: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配合單位:市委宣傳部、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區政府(含大鵬新區管委會、深汕特別合作區管委會,下同)〕

 

(四)打造影視動漫精品。支持主旋律、正能量、重大題材、特色題材等影視精品創作生產,對優秀的影視劇本、影視動漫作品、小成本電影、超高清視頻、VR/AR視頻、全息視頻等內容產品,綜合社會價值與商業價值,結合專業與大眾、行業與市場評價,分檔次給予最高2000萬元資助。支持影視劇組在深攝制,對在深攝制費用超過100萬元,展示城市形象、促進旅游推廣的優秀影視項目,且作品在電影院線、主要電視頻道、網絡平臺播映并取得良好反響的,按照不超過實際支出的30%給予最高500萬元資助。支持新建數字影棚,按照不超過投入的10%給予最高1000萬元資助。(牽頭單位:市委宣傳部,配合單位: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市文聯)

 

(五)推進微短劇精品化。推動微短劇成為壯大主流價值、主流輿論、主流文化的新渠道和反映城市形象、深化國際傳播、促進行業融合的新載體,鼓勵微短劇出海,拓展國際市場,綜合主流與市場、專業與大眾評價和投入規模,對微短劇作品按照不超過投入的30%給予最高300萬元資助。支持微短劇產業集聚發展,構建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完善版權交易與經紀代理服務,提升多語種譯制能力,加快新技術融合應用等,對相關項目按照不超過投入的30%給予最高200萬元資助。(牽頭單位: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配合單位:各區政府)

 

(六)促進演出市場繁榮發展。優化審批流程,提升演出服務效能,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放寬大型營業性演出可售(發)票數量限制。支持運用大數據、區塊鏈等智能識別驗證技術搭建大灣區演出票務平臺,根據平臺規模和綜合評價,按照不超過投入的50%給予最高500萬元資助。支持打造一批演藝新空間和舞劇、音樂劇等舞臺藝術精品,對經認定且演出場次和觀演人數達到一定規模的演藝新空間和舞臺藝術精品制演,按照綜合評價和投入規模給予最高200萬元資助;支持舉辦大型營業性演出和高品質音樂會,培育發展新型演藝,按照演出規模、經濟效益和影響力給予每場最高60萬元資助,同一主辦單位每年獲得資助上限為200萬元。(牽頭單位: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配合單位:市委宣傳部、市公安局,各區政府)

 

(七)打造科幻產業創新高地。推動科創與科幻雙向賦能,支持打造高品質科幻電影、科幻動漫、科幻游戲、科幻劇目以及潮玩等特色產品,在本政策相關資助標準基礎上額外增加不超過50%金額。推動科幻產業集聚發展,支持建設科幻創作和出版基地、國際交流基地,對促進科幻研發創新、孵化加速、合作交流的平臺和活動,按照不超過投入的30%給予最高300萬元資助。(牽頭單位: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配合單位:市教育局、市科技創新局、市科協、市文聯、深圳出版集團,各區政府)


(八)促進業態融合創新。深入推進“數字創意+”行動,推動數字創意與文化傳承、文旅消費、醫療健康、智能制造、教育娛樂等領域融合,實現產業延鏈擴圈。大力發展沉浸式、互動式體驗經濟和面向未來的文化新消費業態。組織遴選創新性強、市場前景好的新型文化業態企業和融合示范項目,分檔次給予最高300萬元獎勵。(牽頭單位: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配合單位: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各區政府)

 

四、構建數字創意產業創新生態


 (九)實施首發經濟獎勵。積極推動數字創意產品和服務首發,支持文學、影視、動漫、戲劇、歌曲等文化精品首映、首演、首秀、首展,支持演唱會巡演首站、首演和大型賽事、展會的首賽、首展。對具有帶動力和影響力的文化精品項目,按照不超過投入的20%給予最高100萬元資助;對首發的重點演出、賽事和展會,在本政策相關資助標準基礎上額外增加不超過50%金額。對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數字創意產品和IP衍生品體驗店首店和旗艦店、創新概念店等,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牽頭單位: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配合單位:市商務局,各區政府)


(十)培育文化IP市場。支持IP創作與授權,根據授權領域數量和授權收入等給予最高100萬元資助。支持IP衍生品開發、文創產品開發以及IP衍生的劇目、展覽以及各種形式的IP聯動與轉換,積極培育IP運營主體。對具有良好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的項目,按照綜合評價和投入規模給予最高100萬元資助。推進文化數字資產價值評估和交易,支持建設數字內容版權保護服務平臺,鼓勵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為數字創意企業提供專業服務。(牽頭單位: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配合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各區政府)


(十一)加強人才引進培育。支持高校推進數字創意相關專業和交叉學科建設。支持企業與高校、社會機構等共同搭建人才培養基地。支持國家、省、市創新創業和行業大賽獲獎團隊落地創業發展。支持高校、社會機構和重大文化設施運營單位等引進高層次文化創意人才。探索資深作家、編劇、導演、游戲制作人、AI輔助創作專家、虛擬引擎與實時渲染工程師、VR/AR交互設計師等行業高層次緊缺人才認定標準,加大對數字創意產業人才在住房、創業等方面的保障力度。(牽頭單位: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配合單位:市人才工作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創新局、市人力資源保障局、市中小企業服務局,各區政府)

 

(十二)發揮平臺集聚作用。進一步提升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深圳)、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全國文化大數據交易中心)等國家級平臺的影響力,加大對數字創意企業培育、合作力度,每年給予專項資助。支持建設藝術品、游戲、影視、動漫、演藝、網絡文學等線上平臺,對行業影響力大的平臺,根據平臺規模按照不超過投入的20%給予每年最高200萬元資助。高水平打造數字創意產業集聚區和特色文化街區,通過城市更新、產業園區升級、引導企業集中租購低效和空置商辦用房等方式加快產業集聚,根據產業集聚度和綜合評定對數字創意產業集聚的園區、樓宇空間和特色文化街區給予最高500萬元獎勵。支持設立數字創意產業服務機構,對提供資源對接、技術服務、項目孵化、研究分析等專業性公共服務的機構,按照不超過投入的30%給予每年最高300萬元資助。(牽頭單位: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配合單位:各區政府)


(十三)推動文化對外貿易。大力推動網文、網劇、網游、電影、電視劇等出海,支持建設出海專業服務平臺和企業海外分支機構。鼓勵創建國家級、省級出口示范基地和示范企業,對經認定的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分別給予最高50萬元、最高30萬元的獎勵。對出口貢獻大、海外影響力強的游戲、影視、動漫、演藝劇目等作品產生的翻譯制作等費用,按照不超過投入的20%給予最高50萬元資助,每家企業每年資助金額不超過200萬元。對參加重要藝術品博覽會和國際重要展會、活動的企業和機構,按照投入給予最高30萬元資助。(牽頭單位: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配合單位:市商務局、市前海管理局,各區政府)


(十四)培育文化品牌矩陣。對中國國際新媒體短片節、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大會暨中國(深圳)國際電視劇節目交易會等經國家相關部委、省、市批準舉辦或列入相關產業規劃的品牌活動,給予專項資助。支持舉辦影視、動漫、IP、藝術品等具有影響力的展會、活動,對達到一定規模和影響力的項目按照不超過投入的30%給予最高200萬元資助。(牽頭單位:市委宣傳部,配合單位: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市商務局,各區政府)


(十五)引導金融資本投資。優化數字創意產業基金投資范圍和方向,探索“投補聯動”“投賽聯動”模式,對精品創作、技術研發、文化裝備、品牌活動等進行投資。培育文化領域耐心資本、大膽資本,支持社會資本設立游戲、影視、動漫、微短劇、網絡文學等細分領域產業基金,重點投資內容創作、IP孵化及出海項目。鼓勵數字創意企業通過國內外資本市場上市融資。(牽頭單位:市委金融辦、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配合單位:市財政局、市中小企業服務局,各區政府)


(十六)加大統籌協調力度。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數字創意產業集群聯動協調工作機制,鼓勵各區根據實際情況,結合本措施制定相應扶持政策,推進市區協同和各區錯位發展。(牽頭單位: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配合單位:各相關單位,各區政府)

 

  本措施由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市委宣傳部負責解釋和制定配套操作細則。本措施自2025年8月11日起實施,有效期3年,其他已出臺政策與本政策不一致的,按照“就高不就低、不重復”的原則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