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三力,一座國家級高新區的創新升維答卷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5-08-21 點擊:次
近日舉行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提出了“一個優化、六個建設”七大重點任務,為新時代城市工作指明了方向路徑。作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陣地,常州高新區錨定“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目標,全面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以創新實踐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在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中展現高新擔當。
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將“著力建設富有活力的創新城市”列為未來城市工作七大重點任務之一。在“建設現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標藍圖中,創新被置于首位,其在驅動城市高質量發展中的核心作用愈發凸顯。
因改革而生、因開放而興的常州高新區,深刻把握增強城市發展動力活力的內在邏輯,以創新為筆,在改革創新的“大文章”中寫下生動注腳,為探索中國特色城市現代化新路徑提供了鮮活樣本。
如果想感受創新的密度,不妨走進江蘇首批標桿孵化器——長三角合成生物產業創新園:在這里,菠蘿渣、咖啡渣可以做成生物基皮革拎包,基因編輯可以讓玉米種子的蛋白含量更高……
高效的創新提速產業發展,這個16.4萬平方米的“創新磁場”兩年來已吸引昊禾生物、賽橋生物等60余家企業集聚,2024年產值突破80億元。
作為園區產業生態構建的關鍵節點,南京師范大學常州合成生物學產業研究院建成了從500升到20噸的系列發酵中試裝置,副院長林軍介紹:“我們提供從技術熟化、概念驗證到中試放大的全鏈條服務,打通產業化‘最后一公里’。”
以創新生態為新質生產力賦能,杭州“六小龍”的經驗啟示對高新區而言,是避免“千城一面”,堅持因地制宜——
首先,長板優勢發揮到“淋漓盡致”:今年1-7月,全區“四新兩智”產業鏈合計完成產值1930.1億元,占規上工業的83.4%;同比增長5.5%,增速較規上工業增速高1.2個百分點。其中,新醫藥及醫療器械、新能源汽車及汽車核心零部件產業、高端智能裝備制造增幅居前,分別達到18.8%、12.8%、12.5%。
其次,“短板”也在加速補足:聚焦合成生物、新材料、低空經濟、具身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起點布局重點實驗室與創新中心,通過平臺引領、技術攻關、成果轉化“三位一體”模式,為企業創新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產業“乘數效應”被激活,一個個“種子”養成“大樹”的背后,有著涵養創新的一方“熱土”。再往深層次探究,制度創新在激發城市創造力與活力上起到了關鍵作用,正呼應了會議提出的“依靠改革開放增強城市動能”。
作為全國首批國家級高新區,常州高新區弄潮兒向潮頭立。
接入DeepSeek,今年2月,常州首個“AI辦事員”小新在常州高新區政務服務中心“上崗”,開啟政務服務智慧新體驗。“小新”不僅能擔當解讀員、出證員、審批師,還有一個智能問答庫,對于部分高頻、標準化事項如無房證明、參保繳費證明等問題,30秒內即可自動生成答案并推送電子證明,效率提升90%以上;面對晦澀難懂的政策條文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人才補貼申請等,“小新”能將其拆解、翻譯、匹配到用戶的具體情況,提供清晰的操作指引和材料清單。
近年來,常州高新區堅持簡政放權,為新質生產力提供新型政務服務,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抓手,推動“線上進一網、線下進一門”,擦亮政府服務名片,賦能一體化政務服務體系持續創新發展。高頻事項實現“一件事”辦理,材料平均壓減率超50%;今年以來在全省首推“建設項目服務清單制”,全過程精細化指導報建及審批;區營商環境評價綜合成績連續三年位列全省城區前三。
產業鏈的深度協同,讓“小循環”激活“大市場”。隨著比亞迪、北汽等整車企業落戶,羅溪鎮已成名副其實的“汽車小鎮”——一輛汽車從零部件生產到組裝下線,無需走出羅溪即可完成——數以萬計的零部件在汽車產業鏈上的“協同之旅”,為區域發展打造更多增長極。今年4月,全球裝載量最大的汽車滾裝船“深圳號”滿載7000余臺國產新能源汽車首航巴西,其中比亞迪ATTO3(元系列)、海鷗等車型均產自常州基地。
搶抓“出海”機遇,全省首個“一站式”二手車出口服務基地在常州高新區投用,整合倉儲、通關、物流、退稅全鏈條服務,借助綜保區優勢實現“出廠即出口”。“我們正推動二手車出口業務向規模化、專業化、集中化發展。”常州綜保區管理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說。
高水平對外開放讓樞紐功能持續強化。截至目前,常州高新區已吸引全球68個國家和地區的超2100家外企落戶,其中,世界500強企業總量全市第一,達36家。近五年,全區累計增資外企166家,增資金額33.43億美元。在“雙循環”中做強樞紐功能,持續拓展城市發展的潛能。
從科技創新的“硬核突破”到產業創新的“繁花滿枝”,從制度創新的“流程再造”到城市更新的“空間煥新”,常州高新區的實踐印證著一個道理:創新與城市從來都是共生共榮的共同體。
當創新成為城市的基因,城市便有了持續生長的力量,讓每一個角落都充滿向上的動能,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不斷書寫新的篇章。